■楊素華(山東商職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學教授、“青未了·心理工作室”專家顧問團成員)
  小坤是一名大三的學生,已經三次參加了一個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上崗職業資格證書考試,但都因為過度緊張而沒有通過。在他第四次即將走進考場的前一天,他走進了心理咨詢室。他坐立不安,雙手顫抖,一再懇求老師要幫幫他。
  對於這樣的來訪者,語言的安撫是很無力的,對於尋找原因他們根本沒有耐心,所以,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與自己的內心進行連接,通過潛意識為其減壓。
  通過心理聚焦療法讓他感受內心的焦慮情緒,並通過意象或情景將問題外化。他在體驗焦慮情緒時眼前出現了一座獨立的6層樓,只有一個單元,外牆是醜陋的水泥面,沒有任何裝飾,沒有窗戶,裡面擠滿了焦慮不堪的考生。這些畫面比較明顯地投射出他的恐懼、焦慮及對考試的厭惡和無奈,懷著這種心情參加考試,結果可想而知。
  在比較全面瞭解他的情緒基礎上,我將他導入淺度催眠狀態,與他一起創造了一幅很優美的畫面。並經過多次訓練,在他焦慮時,讓他的腦海裡浮現出他喜歡的這個畫面。
  做完心理聚焦療法和催眠後,他的焦慮情緒明顯降低,考試焦慮自我評分為:做咨詢之前是9.5分,做完後為4分。
  一個星期後,他又一次來到咨詢室,其目的有兩個方面:其一,感謝老師對他的幫助,因為這次他順利通過了考試;其二,他希望老師幫他解決另外一個心理問題——每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後,他就無法延續良好的學習狀態,並且一直到下一次考試之前才能進入學習狀態,但他認為和“驕傲、浮躁”無關。他曾經嘗試過各種辦法激勵自己,但都無濟於事。可是,他又非常看重考試成績,他認為這是造成其考試焦慮的最主要原因。
  事出有因。原來小坤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拼,他和哥哥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生活,父母只有在過年時才回老家。在他5歲時,大他兩歲的哥哥要上小學了,父母就把哥哥接走了。隨著哥哥的離開,他感到極度的孤單、不安和擔心,包括憤怒,他經常哭鬧,沒人能安撫他,只有爸爸媽媽打來電話哄哄他,他才能消停下來。
  自從上學後,他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。但是,忙於生意的父母很少關心哥倆,家裡請著保姆,負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。而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很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,每當考試結束後,父母都會格外關註他們的學習情況,並會與老師溝通。
  小坤的價值觀、做事方式顯然深受父母的影響,所以,他也會只重結果,不重過程,更談不上享受在努力獲取知識過程中的樂趣。另外,小時候“被拋棄”的經歷,讓他特別重視父母對他的態度和評價。他自認為對父母是“討好”的,是特別善於察言觀色的。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為父母,而極少考慮自己的需求。
  在我的分析得到小坤認同的基礎上,我為他提出如下建議:一、首先要理解在其小時候父母的做法,那時候的“拋棄”不代表他們不愛他,而是為了給哥倆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;二、他現在已是21歲的男人了,應與父母劃清“界限”,為自己的需求和目標而努力;三、尋找自身的優勢資源,提升改變自我、戰勝自我的信心。
  本稿件所含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 (原標題:走出“考試焦慮”的男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k03ckdu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