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網訊(記者劉若涵報道) 在第四屆中國-亞歐博覽會餐飲區內,有一家“奇怪”的餐飲點,裡面的抓飯只品嘗不售賣,而這些香噴噴的抓飯都出自機器人“伊娜”的手藝。
  9月4日14時正是吃飯的點,大家排著隊品嘗機器人“依娜”的手藝,個個都表示“很贊”。記者瞭解到,“伊娜”是一部專業的抓飯智能機器,只需要將米、油、胡蘿蔔等材料和調料加入機器,啟動程序,1小時01分後熱騰騰的抓飯就出爐了。
  當天中午,在原本並不大的展台前,密密麻麻圍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,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,手舞足蹈地跟發明者進行著交流,不一會,抓飯機的發明者姚林就發出去了好幾張名片。
  看著眼前火爆的場面,發明者姚林向記者講述了做一次抓飯足夠給20多個人一起吃、獲得數項國家數項專利“伊娜”的研發歷程。
  “那是2008年的一個夏天,我和同事去伊犁出差,因為厭倦了城市高樓林立,有人提議去山裡轉轉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。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,幾人徒步進山,很快就在山裡迷了路,我們在山裡轉了2、3天,都病倒了,一個正在放羊的哈薩克族姑娘發現了我們。”姚林說,那姑娘就叫“伊娜”,是她叫人把他們扶進自家的氈房。
  此時,伊娜的弟弟騎馬從幾十公裡外找來了醫生,由於姚林和同事因為都病倒了,只能在伊娜家住了下來,每天伊娜都會早早一起來做飯,米粒勁道、羊肉鮮香的抓飯讓姚林記憶深刻。
  “臨走時,我們幾人商量著留下身上的錢作為答謝,可伊娜說什麼也不肯收。說是哈薩克族有句諺語‘祖先的遺產中有一半是留給客人的’。”姚林告訴記者,他們只能悄悄將錢留在了伊娜家,沒想到伊娜騎馬出幾十公里,追上了他們,並把錢還給了我們,那一刻幾人的視線都模糊了。回到家,姚林怎麼都忘不了那抓飯的味道,還有“伊娜”的名字。
  經過整整六年的研粳姚林發明瞭機器人電腦抓飯機,希望模仿著“伊娜”的手藝做出那個味道的抓飯。 姚林說:“我想通過這項研究讓更多人能品嘗新疆抓飯,同時我也希望這份濃濃的友誼能感動更多的人體味久違的淳樸味道。”  (原標題:機器人“伊娜”抓飯亮相第四屆亞歐博覽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k03ckdu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